PHiX司法院:一封來自法庭的邀請函

- 類型:議題式互動戲劇
- 狀態:可邀演
- 演出時長:60分鐘
- 適合空間:具有多個空間的建築 / 劇場空間
- 適合人數:觀眾移動演法:35人
- 劇場空間:100人
- 適合年齡:16歲以上成人
- 演出特色:移動型演出、觀眾互動、投票、悲喜劇
故事大綱:
警告:本劇案件純屬虛構,如有雷同,純屬巧合
2023年9月8號晚間,真相社新聞報導了一起狠心的殺夫案:涉案的王姓女子涉嫌在丈夫的點滴瓶中下毒,毒害丈夫。調查過程中,警方驚覺王姓女子婆婆也在數月前病中過世,王女並在婆婆死後獲得大筆保險金,警方不排除婆婆遭王女殺害可能⋯⋯
2023年9月15號快報:震驚社會的王女殺夫案,案情出現意外轉折;王女的辯護律師鄭玉華對外聲明,王女是因為長期不堪丈夫家暴才失控殺人;王女鄰居也表示多次聽到劉家有劇烈爭吵和摔東西的聲音⋯⋯現在,螢幕前的您,覺得真相究竟是什麼?
在這場60分鐘的演出中,PHi表演工作室邀您一起進入判決的世界:究竟您「自己的判決」離「法官的判決」的距離有多遠呢?讓我們陪您一起測量~
節目簡介
如何把困難的法律問題,轉成可以參與體驗的劇場演出呢?
互動式戲劇演出《一封來自法庭的邀請函》,2021年由司法院監製,PHi表演工作室製作演出完成。每一場審判中,我們都會聽到數種不同版本的真相。而在這次的劇場演出中,PHi表演工作室邀請您從觀眾與我們一起轉為法官,你會在演出中,看到幾個不同的觀點、說法和證據。而當一切結束時,您,將會願意採信誰的說法,做出什麼樣的判決呢?
演出紀錄
- 2023年
受邀加盟「城南有意思」,於牯嶺街小劇場完成四場演出,並搭配有四場跟法官的演後座談,現場影響人次約莫400人。
- 2022年
疫情期間持續與司法院合作,突破困難,將演出推廣至台北、台中、台南三地。共計八場演出,八場講座,現場影響人次約莫540人。
該演出發展出兩種形式:
一為可適應古蹟空間調整的移動型演出,一場觀眾約莫35人。此種演出方式用於台北市剝皮寮歷史街區、台南司法博物館。
二為觀眾固定座位的劇場演出形式,於台中大開劇團完成首次測試演出,一場觀眾可達100人。
- 2021年
與司法院共同開發製作舞台劇:一封來自法庭的邀請函。於台北市剝皮寮歷史街區完成首演,並有一場給萬華社區的公益場演出。
演出成效
一共將近1000份問卷,回收率高達六成五。回收問卷中,戲劇滿意度高達95%。觀眾感覺增進司法知識者約六成,感覺和司法距離變親近者有八成。
製作團隊暨感謝名單
主辦單位:司法院
演出單位:PHi表演工作室
統籌製作:顏良珮
執行製作:劉家榛
編劇:吳宗恩、蔡逸璇
劇本法律顧問:鄭昱仁法官、蕭奕弘律師、宋家瑋法官
歷屆舞台監督:
張君如(台北)、吳承翰(台中)、林惠兒(台南)
歷屆燈光設計:
張君如(台北)、吳承翰(台中)、林惠兒(台南)
音樂設計:陳彥伯
歷屆活動劇照攝影:
艾思流影像(台北)、翁清雅(台中)、韓吉(台南)
歷屆參與演員
何裕天、吳宗恩、莊芝翔、張芳瑜、劉冠林、顏千惠、顏良珮
歷屆參與講座的法官、律師與檢察官們
宋家瑋法官、李宣毅律師、林鈺珍法官、陳欽賢法官、陳本良庭長、吳明蒼法官、楊淑芬檢察官、鄭昱仁法官、薛煒育律師、蔡敏穎法官、蕭奕弘律師、顏紫安法官
感謝名單
司法院、司法與社會對話小組、剝皮寮歷史街區、大開劇團、台南司法博物館、牯嶺街小劇場、吳政融、張季崴、張瑋宸、程伊妝、廢死聯盟、法律扶助基金會、夢想城鄉、萬華鄉親、以及每一場演出的場館及技術協力夥伴們,謝謝你們。
活動紀錄、媒體報導與觀眾回饋: